对于企业信息化,万变不离其宗的是 “业务数据化”,也就是先让业务活动能被数据记录下来。 通俗点说,就是对企业的生产、采购、销售过程,以及客户服务、现金流动等业务过程进行数据的记录。
(资料图片)
其核心和本质是运用网络、计算机、数据库等信息技术, 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数据记录,其重点关注的是业务流程优化,典型的工具是信息化系统 ,例如:报表工具、OA、ERP、CRM、SRM、PLM、MES、BI等。
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前期阶段,必不可少的工具是ERP,通过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,实现信息化协同和业务流程的优化。
在初期,不要急于求成,先仔细梳理复杂的业务流程,让这些业务流程全都标准化,并用数据记录下来。这里要提一下,制造企业大多会用到MES系统,ERP和MES的区别可以看我这篇文章。 一文教你看懂MES与ERP的区别与联系,以及为什么说ERP一定需要MES?
信息化建设开展一段时间之后,企业逐渐会出现数据孤岛的情况,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基础数据建设,越早开始越好,越往后数据治理也会成为大问题。这里会用到一些数据管理平台,像帆软的 FineReport 这类,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下面三个:
1)基础数据建设: 光上ERP、OA等依旧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,这类数据管理平台则可以通过数据填报→数据处理→数据展示→导出打印,把一整套数据基础建设流程都打通。 2)打破数据孤岛: 这里说的数据孤岛有两种。一种是不同业务系统数据不通,用FineReport连接多个数据源就能解决;另一种是因为指标不统一导致的数据不通,这类要巧用工具进行数据治理,统一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标准。 3)提高制表效率: 信息化初期,固定报表像经营分析报表、月报等的制作太繁琐了,每次做都是写sql去数据库取数,然后再导出做表。利用FineReport直接形成自动化制表。FineReport复杂报表图片
到信息化建设中后期,企业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,并且这些数据会有简单的分类,而不像初期那样零散。当然,这个时期,企业已经不满足单纯“看数据”了,会希望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,怎么去找到反向推动业务优化的动作,这个阶段就需要上BI了。
到这个阶段,几乎已经算是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交叉点,企业不再满足于“业务数据化”,而希望将数据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,实现“数据业务化”。
BI工具最重要的功能,在我看来就是优化了IT和业务配合的流程以及激发业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的价值。这两个功能中都提到了业务部门,所以在上BI之前,先思考清楚企业的业务部门是否需要BI以及是否有能力用BI。
关于怎么从0-1搭建BI系统,可以看这篇文章 如何从0-1完成一个BI项目,这篇方法论你一定要收藏!
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干货,没有信息化建设思路的可以看一下:
企业信息建设哪三步记住了吗?没记住的戳这
关键词: